在针对无线产品的测试中,其测试的对象主要就是发射机和接受机及其组成的系统。一个理想的无线系统,它需要在正常通信的基础上能耗低、对外界干扰小、抗干扰能力强。围绕这个理想我们制定了各种测试规范去验证它。
天纵鉴定在针对无线产品的鉴定和测试中,其测试的对象主要就是发射机和接受机及其组成的系统。一个理想的无线系统,它需要在正常通信的基础上能耗低、对外界干扰小、抗干扰能力强。围绕这个理想我们制定了各种测试规范去验证它,这其实也是天纵检测等第三方实验室的主体工作之一。
那一个无线传输系统的理论传输距离如何估算了?今天,天纵君给您介绍一下弗里斯(Harald Trap Friis)和他的传输公式。
弗里斯(1893年2月22日 - 1976年6月15日)是出生于丹麦的美国人,他在1920年加入了西电公司的研究小组,该小组在1925年成为贝尔实验室的一部分。他在贝尔实验室对无线电传播,射电天文学和雷达研究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他的两个Friis公式仍然在通信系统中被广泛使用。今天我们介绍一下其中之一的“Friis传输方程”。
费里斯传输公式将传输功率、天线增益、距离、波长与接收功率联系起来。弗里斯公式也可以用来计算从一个天线到第二个天线的接收功率。
在上面这个方程式中,PT 为发送器功率;PR(d) 为接收功率,并为发射到接收机间隔距离 d 的一个函数;GT 为发送器天线增益;GR 为接收机天线增益;d 为发送器和接收机之间的间隔距离,单位为米;λ 为波长,单位为米。
我们把上面的公式可以推倒换算成一个距离的等式,如下:
在上面的转换公式中:通信距离等于发射和接收天线间的距离(米),Pr=接收功率,Pt=发射功率,Gt=天线发射增益,Gr=接收天线增益。
弗里斯传输公式是一种远场理想状态的表达关系,它的局限性很多,例如需要满足收发天线均阻抗共轭匹配、极化匹配,且最大辐射方向相互对准等条件,且弗里斯传输公式也不能预测接收信号的相位。用这个公式去估算无线系统的传输距离,其实是一种数值上的理想情况,在现实中其的传输距离会受到很多因素制约,其实际传输距离会远远小于通过这个公式计算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