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蓦尔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SHANGHAI sKYLABS CO.,lTD
品质源于专业,诚信铸就品牌
只为一个专业的检测与鉴定服务
名称描述内容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始终把客户放在第一位,关注客户需求
未成年人游戏充值37万,为拿回充值款家长与游戏公司对簿公堂
来源:天纵鉴定 | 作者:SKYLABS | 发布时间: 2天前 | 22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玩游戏,未成年熊孩子偷偷使用家长账号进行充值的事件近年屡见不鲜。那么,这些钱款能否追回呢?天纵鉴定(SKYLABS)注意到,近日广州互联网法院就审结了这样一起涉及未成年人充值游戏引发的退款纠纷案。

基本案情

未成年人李某的母亲为便于李某帮忙购物,告知了其的手机支付密码,因此李某日常可以使用手机,使用其母亲的支付密码进行游戏充值。李某的父母由于工作忙,长期以来均未注意到李某的游戏充值行为。李某的充值款项均已在游戏中消耗完毕。

李某在1415周岁期间,使用父母实名认证的账号进行游戏充值,累计552笔,每笔金额从数元至数千元不等,累计支付37万余元。这些充值款项也在游戏中消耗完毕。为了拿回充值款,孩子家长与游戏公司对簿公堂。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案涉游戏虽设置了防沉迷措施,但实名认证游戏账号时,仅需输入姓名、身份证号码并保证两者对应即可,在注册账号及登录游戏阶段,均未设置操作人是否为实名认证信息本人的验证流程。同时,法院通过分析充值时间规律等证据,认定实际操作者为未成年人。因此,李某得以通过输入其母亲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完成游戏的实名认证,游戏公司未能识别相关注册、充值及游戏操作行为是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账号所为。

最终,法院认定,相较而言,孩子及其父母应承担更大的责任,判决游戏公司返还三分之一的充值款。即家长最终追回12万元退款。

以案说法

根据《民法典》规定,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游戏充值行为无效,监护人可以要求全额退款。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的充值行为一般应当征得父母同意,否则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可以实施与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如果充值金额明显超出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范围,且未经监护人同意,监护人可主张退款。

在实际判决中,法院会综合考虑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和精神状况,监护人是否尽到监护责任,游戏运营企业是否已采取充分措施预防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身份进行充值消费等因素来确定退款比例 。

此外,监护人需要收集相关证据来证明是未成年人进行的充值,如孩子的情况说明、游戏操作演示视频、充值时段与父母工作时间的对比材料、游戏账号的聊天记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