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消费者往往把检验机构作为质量监管部门的派出机构,总是希望检验机构对产品质量要有明确的结论,不能只是对样品的判定。他们认为在同一批产品中用随机抽样就能对产品进行判定,即样品是代表(或等同)产品,其实这是对统计理论中大数据定律的误解误用所致。

天纵君(SKYLABS)常会接到一些消费者的咨询电话,告知为什么商家的产品是通过过检验机构检测的,但在消费者手里就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往往会告知消费者,检验机构的检测报告往往只能对送检样品负责,这在其报告中常常也会做特别的声明。
一些消费者往往把检验机构作为质量监管部门的派出机构,总是希望检验机构对产品质量要有明确的结论,不能只是对样品的判定。他们认为在同一批产品中用随机抽样就能对产品进行判定,即样品是代表(或等同)产品,其实这是对统计理论中大数据定律的误解误用所致。
事实上同一批次是生产企业便于统计与管理一种专门用词,即在许多相同环境下生产的产品,它不能保证同一批产品中的产品质量特征值都等同,而随机抽样只是消除人为因素并且具有某种获取概率的取样方式而已,不是样品等同于产品的条件与方法。把在同一批产品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来证明样品等同于产品是一种偷梁换柱的手法,属于盲人摸象的行为。
因此,检验机构表明“只对来样负责”既是告诉委托方检验工作的性质,也是对被取样样品的数据表示有足够的信心,使得检验机构的报告更加严谨和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