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蓦尔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SHANGHAI sKYLABS CO.,lTD
品质源于专业,诚信铸就品牌
只为一个专业的检测与鉴定服务
名称描述内容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始终把客户放在第一位,关注客户需求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实施《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
来源:天纵检测 | 作者:SKYLABS | 发布时间: 165天前 | 1179 次浏览 | 分享到:


天纵检测(SKYLABS)注意到,为全面深化认证领域各项改革、着力提升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专业化能力和国际影响力,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实施了《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

当前,一些无资质认证机构网络卖证违法乱象屡禁不止,个别认证机构存在虚假认证等违法行为,认证审核员违规行为多发,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获证产品抽查合格率不高。
为此该行动方案明确了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建设的目标方向、任务举措和保障措施。提出的目标如下:
一是虚假认证、买证卖证、未经批准从事认证、伪造冒用认证证书等严重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治理,查处并曝光一批虚假认证等严重违法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形成震慑效应。建立健全打击治理虚假认证的长效机制,护航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建设取得实效。
二是培育一批专业性强、影响力大、采信广泛的认证制度,认证结果在政府采购、供应链选择、大型采购商采购、平台采购等领域广泛采信。全面提升社会公众对质量认证价值的了解和信任,形成“知认证、懂认证、信认证、用认证”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是打造10家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认证机构,100家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知名认证机构,规模以上认证机构总数达到300家以上。同时,培育一批专业性强、职业素养高的认证从业人员。
到2026年底,质量认证有效性全面提高,认证行业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认证监管精准有力,认证活动依法合规,认证人员专业敬业,认证结果真实有效并得到广泛采信,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评价体系逐步完善,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大幅提升。
为实现方案目标,相关具体任务如下:
(一)完善认证认可法律法规
加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以下简称《认证认可条例》),积极推进认证认可领域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制修订工作,重点完善从业机构资质管理、从业人员管理、认证活动监督管理等规章制度。针对特定认证领域,进一步完善相关认证规则等实施文件,不断提高认证认可法律法规规则体系与高质量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需求的适应性。
(二)提升认证监管治理能力
1.总局层面
(1)强化认证准入和规则备案管理。进一步完善认证机构资质审批制度,适当提高认证机构的准入门槛。调整告知承诺适用范围,细化管理制度和认证人员能力的判定方式,设定申请材料整改期限等。加强认证规则制定及备案管理。
(2)加强认证领域专项检查。加强对“失联”认证机构、风险监测预警的认证机构、管理体系认证项目、高风险认证审核员等认证领域专项检查。加强央地结合、行刑衔接,健全打击治理虚假认证的长效机制,依法查处并曝光一批虚假认证等严重违法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
(3)开展自愿性认证机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采取总局和地方局分级实施模式,重点关注认证风险高和社会关注度高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机产品认证、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等领域,严厉打击虚假认证、减少遗漏认证程序等问题。
(4)加强CCC指定实施机构监督检查。重点关注减少遗漏认证程序,检测、工厂检查结论不足以支持认证决定,认证评定关键技术信息把关不严,降低认证要求发证,不按规定转换证书,检测能力不满足标准要求,日常检测过程及管理规范性不足等问题,切实提高CCC认证有效性。
(5)强化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重点建设完善认证行政监管、认证人员现场审核网络签到监管、认证机构全景画像、认证机构风险分类管理等信息化系统,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规范认证活动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利用已有系统和数据,强化大数据分析,推动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融合。进一步完善认证机构风险分类指标体系,依据认证机构风险分类结果,实施差异化精准监管,切实提高监管效能。健全质量认证领域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6)加强CCC认证全过程监测与追溯。建立CCC认证全过程监测与追溯平台,实现对CCC认证活动重要环节和关键信息的监测和追溯。开展电动自行车、电线电缆、燃气器具等CCC认证管理产品的质量安全追溯工作。
2.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层面
(1)强化CCC认证监管。聚焦电动汽车、货车、电动自行车、燃气器具、消防、儿童玩具、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等重点产品,组织开展获证企业现场检查,压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厉打击未经CCC认证擅自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等违法行为,切实发挥CCC认证“守底线”作用。
(2)加强自愿性认证监管。强化属地认证监管职责,按照总局统一部署,制定本辖区自愿性认证机构年度查验计划,组织开展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认证机构违法违规行为。
(3)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结合机构上报的审核计划和现场审核签到数据,加强对辖区内认证活动的见证检查。对信用风险评级为C类、D类的机构,加大获证组织抽查比例和现场检查力度,实施重点监管。加强对风险监测预警通报机构的分析研判,通过提醒督促、专项检查等方式,及时排查化解风险隐患。
(4)强化多方协同联动。针对虚假认证等违法行为,联合网络监管、广告监管开展监测,及时组织线索核查。配合财政部门加强对招投标材料中认证证书查验,深挖无效认证证书买卖链条,加大对买证卖证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涉嫌犯罪的案件,依法移交公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