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未按照监管要求报送相关信息的;
(四)未按照规定及时、真实、准确和完整披露相关信息的。
第一百一十一条 〔执法配合责任〕
能源企业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能源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处以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生产、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监督检查中不如实反映情况、提供虚假信息或者拒绝提供必要条件的;
(二)妨碍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
(三)妨碍能源主管部门采取重大突发事件应对行动的。
第一百一十二条 〔横向协作责任〕
能源企业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能源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生产、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从事能源开发生产活动,未依法开发共生、伴生能源矿产资源的;
(二)能源供应企业未依法履行其能源供应保障义务、相关公告查询义务的;
(三)未执行能源应急预案、应急指令,不承担相关应急任务的。
第一百一十三条 〔强制信息公开〕
重点用能企业不如实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告或者不向社会公布用能情况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处以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一百一十四条 〔法责衔接条款〕
本法规定的处罚,由能源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决定。其他法律对行政处罚的种类、幅度和决定机关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一章 附则
第一百一十五条 〔术语的法律解释〕
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能源,是指产生热能、机械能、电能、核能和化学能等能量的资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含页岩气、煤层气、生物天然气等)、核能、氢能、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电力和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二)化石能源,是指由远古动植物的化石演变而成的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
(三)非化石能源,是指除化石能源之外的一次能源,主要包括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四)可再生能源,是指自然界中可以循环再生、反复持续利用的一次能源,主要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五)清洁能源,是指开发利用、使用过程中环境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零排放或者低排放的能源。
(六)燃气,是指天然气(含页岩气、煤层气、生物天然气等)、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和沼气等气体燃料。
(七)能源企业,是指以能源的开发生产、加工转换、储存、输送、配售、供应、贸易和服务等为主营业务的企业。
(八)用能单位,是指购买、使用和消费能源产品的公民、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
(九)能源开发利用,是指能源资源的规划、勘查、设计、建设、生产、加工转换、储存、输送、交易、供应、使用、处置和保护等活动以及能源专业服务。
(十)能源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能源供应严重短缺、供应中断以及其他事件。